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探究计件制在生产管理上的局限性(二)

计件如何对交付期有害

 

我们想象一下,比如客户需要300件A产品和200件B产品。A产品很简单,就是把两个塑料件粘一起。B也同样简单,是把两个木块粘一起。我怎么计算交付期呢?

 

我手里有的数据是,熟练工一天能做120件A或者100件B。不熟练的员工一天能做100件A或者70件B。现在我工厂里有1个熟练工,和1个不熟练的员工。

 

小学生水平的题目,我现在的生产水平是一天220件A,或者170件B。

 

300/220 + 200/170 = 2.54天完成。

 

这个是理想境界。实际是,再不发生任何产线异常的情况下,熟练工今天可以做120件A,明天可能做105件A。不熟练的可能今天100件,明天115件。你无法从他们的工作中有一个有效的预期值。你只能看运气。

 

祈祷熟练工,不熟练工都能表现稳定。凭什么幸运女神就一直眷顾你的生产线呢?这一点老板们也知道。所以他们会利用他们的谈判技巧把交付期延长,比如3天,甚至5天来保证他们能及时出货。

 

这样交付期就没有竞争力。谈判技巧不行的老板,基本上会在第一天的晚上就要求大家加班,来保证及时出货。这样人力成本又会上升。

 

所以用了计件制,承诺交付期就成为了建造空中的楼阁,老板们开始陷入混乱和祈祷,因为他的承诺的交付期都是没有基础依据的。员工也失去了时间概念,无法管理自己的时间,变成了数量的奴役。

 

所以我认为计件对交付期也有害。

 

但是很多工厂都还是采用的计件制,所以下面列举了一些针对计件制的管理动作:

 

1.科学、合理的制定产品单价;

根据历史经验、效率制定产品单价

 

虽然说不能够绝对的做到单价都很合理,但是也应该根据历史的经验,根据历史的效率来制定产品的工价。很多企业在制定产品单价的时候,只是成本一扣,老板一拍板就把这个单价定了,这也太草率了,这里要注意的管理动作就是要科学合理的制定单价。

 

2.从质量上对员工进行考核,

把产品质量放入优劣与员工的收入挂钩

 

求量不保质,是计件薪酬的一个弊端,员工可能为了追求数量而减少对质量的关注,所以在做计件薪酬模式管理的时候,就要考虑从质量的角度去把控,去管控。

 

3.严格执行日计划,避免挑单生产

 

遵循“先难后易”的原则,以派工单的形式将任务下达到个人。


体验预约:0755-26583671或18926443017(柳生)

 

线束工厂常见质检问题解决方案

 

【问题1】端子压接工艺存在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或不知道如何改善?

【问题2】如何避免不良压接的端子线流向客户?

【问题3】端子压接首检、巡检不按要求做,报告造假,怎么解决?

【问题4】如何杜绝插错孔位、线序颜色错误的不良线束流向客户?

【问题5】现有端子截面分析仪,太复杂,员工不会用或不愿用?

【问题6】如何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端子压接良率?

【问题7】端子拉拔力首巡检报表填写繁琐,有更好的办法吗?

【问题8】拿单困难,利润一降再降,怎么办?

【问题9】线序检测仪每次新线录入都要反复折腾,甚至每次都要找厂家协助,有没有破解办法?

【问题10】端子机压力管理系统报警多,部分不良品检不出,怎么解决?

 

上一篇
探究计件制在生产管理上的局限性(一)
下一篇
自动端子拉拔力检测仪:线束厂质量管理的秘诀
 回到主页
所有文章
×

还剩一步!

确认邮件已发至你的邮箱。 请点击邮件中的确认链接,完成订阅。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