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减少回路长度
在考虑拆装工艺之后,需要考虑如何布线能使电线回路尽可能的短,因为回路短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① 电线上面的压降小,电器件获得的电压高或者得到的信号衰减小;
② 可以减轻整车质量;
③ 可以降低线束成本。
4.尽量避免分段
这一点有时会与易于装配相冲突,因为有时候为了方便安装就要将原本可以是1条的线束分成2段。这需要在实际线束三维设计中进行权衡。增加线束分段,势必要增加线束间的连接,这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① 增加了线束上面的电压降,或是增大了信号的衰减;
② 增加了电气连接的潜在不可靠点;
③ 需要增加安装点或安装支架,以固定对接件;
④ 增加了线束组装工时和物料成本。
因此,在一些德系车辆上,我们常常看到一根贯穿发动机舱、乘客舱和行李舱的大线,这是少分段设计的典型例子。
考虑电磁兼容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
为了保证电磁兼容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我们不仅要从线材的选择方面考虑(如采用双绞线、屏蔽线等),还需要从线束的布线走向上来考虑。线束的交叉、并行以及距离过近都可能会对电磁兼容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避免或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在具体的线束布局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地线的布置和分布,以及各个线束之间的隔离和屏蔽等问题,从而提高整车的电磁兼容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
影响导线电阻的因素
导线的电阻对于电流的传输非常重要。以下是影响导线电阻的因素:
1.温度
温度会对各种材料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铜和钢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有些材料的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进行导线电阻测量时,需要将被测导线从电路中断开。
2.截面积
导线截面积越大,表示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电子越多。电阻随着导线直径的增大而减小。更换线束时,必须使用相同线径的线束,否则导线电阻会增加并可能导致线束过热或熔化。
3.长度
随着导线长度的增加,电阻也会增大。这是因为电子需要穿过更多的原子。电子穿过较短的导线碰到的原子较少,因此电阻较小。
4.锈蚀
锈蚀也会对电路的电阻产生影响,锈蚀后电阻会增加。
(未完待续)
体验预约:0755-26583671或18926443017(柳生)
线束工厂常见质检问题解决方案
【问题2】如何避免不良压接的端子线流向客户?
【问题6】如何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端子压接良率?
【问题8】拿单困难,利润一降再降,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