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ite
Return to site

避免犯错,汽车线束布置的注意事项(一)

1、线束固定点布置合理,固定可靠

根据线束在整车上的实际安装位置,为了避免线束的低垂、移位,考虑线束的重量、固定方式和规定位置的方便性,线束必须有足够、合理的固定点和固定方式进行固定。

根据线束的走向、车身的具体形状设置固定点,在没有支点的直线距离上两固定点间距一般不大于300mm;在钝角拐点位置可布置一个固定点;在直角拐点需布置两个固定点;锐角拐点在线束中避免出现。

按照线束的尺寸选择固定卡扣、并在线束上标明卡扣固定点。满足承受线束重量的需要。

在和其它线束、电器件连接的插接件位置,在插接件前不大于120mm的合适位置,考虑设置固定点。

考虑在支点位置的干线上设置固定点,固定点距离支点不大于100mm。

在固定卡扣的安装方向上,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以方便卡扣的安装、拆卸。

2、外观整齐、成束配置

线束布置应沿边、沿槽(车身上设计的走线槽),避免线束直接承受压力。驾驶室内不得有线束外露;在可以观察到线束的位置,如:机舱部位,设置醒目的吸引点或醒目的颜色,在此安装的线束不突出、不显眼。

排列方式在投影方向上,按横平竖直的棋盘式排列,避免斜线布置。

与管路的间隙均匀,与周围零部件的间隙合理。

 

broken image

3、线束避免和周围零部件干涉

不直接和车身锐边接触,一要留有间隙,二要增加保护避免车身锐边损坏线束外部绝缘层,导致短路事故;

安装在震动或运动部件上时,应视实际情况预留长度。此预留长度根据部件震动幅度、运动件的最大运动行程确定。保证预留长度能够不使震动在线束上转递、不使线束承受拉力。线束长时间承受震动传递或拉力则可能导致线束内部接点/插接件端子间出现虚接现象。如:发动机线束和发动机舱线束的连接。

与运动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应不大于25mm,如:雨刮电机的导线和连杆的间隙。

与排气歧管之间的距离应大于50mm。

与发动机处温度大于150℃的零部件距离大于50mm。

 


(未完待续)

 

体验预约:0755-26583671或18926443017(柳生)

 

线束工厂常见质检问题解决方案

 

【问题1】端子压接工艺存在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或不知道如何改善?

【问题2】如何避免不良压接的端子线流向客户?

【问题3】端子压接首检、巡检不按要求做,报告造假,怎么解决?

【问题4】如何杜绝插错孔位、线序颜色错误的不良线束流向客户?

【问题5】现有端子截面分析仪,太复杂,员工不会用或不愿用?

【问题6】如何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端子压接良率?

【问题7】端子拉拔力首巡检报表填写繁琐,有更好的办法吗?

【问题8】拿单困难,利润一降再降,怎么办?

【问题9】线序检测仪每次新线录入都要反复折腾,甚至每次都要找厂家协助,有没有破解办法?

【问题10】端子机压力管理系统报警多,部分不良品检不出,怎么解决?

 

Previous
揭秘整车电路分析技巧:如何快速定位故障,省时省力又省钱?(五)
Next
避免犯错,汽车线束布置的注意事项(二)
 Return to site